人生就是博(中国区)官方网站

语言切换
简体中文 English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2017-10-24

 10月21日 ,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农业科技立异”整体采访。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 ,中国农科院农业情形与可一连生长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灵玲 ,农业部妄想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沈玉君 ,江西省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等5位党代表团结自身事情先容了农业科技生长情形 ,并就相关话题答记者问。

资料图

  “十九大报告强调 ,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事情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生长 ,要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唐华俊体现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焦点和要害要靠科技 ,靠科技立异 ,靠科技前进。”

  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有了长足的生长和前进

  “今天的主题是农业科技 ,与我们用饭有关系 ,从我们天天餐桌上一直丰富、富厚的转变 ,就是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的转变 ,就能够看到农业科技的转变和前进。”唐华俊说。

  “十八大以来 ,农业科技有长足的生长和前进 ,有三个指标。”唐华俊先容说 ,一是农业科技前进孝顺率去年已经凌驾56%;二是主要农作物耕作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凌驾65% ,现在小麦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水稻、玉米的收获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三是主要农作物良种笼罩率 ,2016年稳固在96%。现在大田、园艺都实现了良种化。

  唐华俊体现 ,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的前进和希望 ,详细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农业科技自主立异能力进一步提高 ,效果转化进一步加速 ,体制机制刷新进一步深化。

  在农业科技自主立异能力提高方面 ,包括在原始立异和基础研究上 ,好比水稻、黄瓜、桑蚕 ,这些基因组学作物现状的形成机理机制有很好的希望;一些设施手艺、智能植物工厂 ,在改变农业生产方法方面施展了很大的作用。另外 ,在条件平台建设方面也有很好的生长 ,农作物基因资源重大科学工程、农业生物清静重大科学工程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农业部以重点实验室系统建设为抓手 ,加大投入 ,现在已经建成了42个综合实验室 ,下面又建了近300个专业或者区域实验室 ,同时还建了近270个实验台站 ,综合实验室有专业或区域实验室 ,尚有科学视察试验站 ,在此基础上 ,遴选了400多个农业科学野外视察台站 ,建成了一大批数据中心。

  在效果转化加速方面 ,好比推广转化系统 ,已往所谓的“线断、网破、人散” ,在已往五年有很大改善。步队建设、营业用房建设、条件装备方面有很大希望。重点围绕农业生产中的要害问题 ,围绕需求举行推广 ,有重点地来开展事情。推广转化的模式机制也有立异 ,好比“专家+农技推广职员+树模户”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体制机制刷新深化方面 ,农业部在现代农业工业手艺系统建设方面作出了创立性的探索 ,以小麦、水稻、生猪等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位 ,以工业为主线 ,组建了工业手艺系统 ,每个系统有首席科学家 ,首席科学家下面尚有若干个岗位科学家 ,尚有若干个综合试验站 ,形成了一个系统 ,把天下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 ,都能够团结起来 ,配合围绕一个产品的科技问题施展作用 ,取得了很是好的效果。另外 ,2014年 ,农业部最先组建了一批国家农业科技立异同盟 ,这几年来也施展了很大的作用。

  何中虎代表先容了小麦育种方面的成绩。他体现 ,已往五年小麦的一连增产对包管粮食产量登上新台阶施展了很是主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 ,天下小麦育种取得了三方面希望:一是前沿手艺研究取得了主要希望 ,应该说跟国际上最先进的手艺基本上并驾齐驱 ,有些领域可能还处于领先水平。二是育种家培育了100多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绿色的新品种 ,其中有6个新品种年推广面积凌驾了1000万亩。三是华北北部小麦全生育期的浇灌由已往的4-5次 ,减到现在2-3次 ,用水显著镌汰。

  魏灵玲代表先容了设施农业科学研究和效果转化方面的情形。十八大以来 ,设施农业的面积增添很是快。现在 ,国家的设施农业面积已经抵达了410万公顷 ,产值也有9800亿元 ,创立了4000多万个就业岗位。“我们一方面注重自主立异和原创手艺的突破 ,另一方面也在做科技效果的转化 ,把科研效果毗连应用单位和农民的‘最后一公里’买通。现在已取得了较量好的效益 ,能够让科技效果给农民增添收入。”

 科技助力农业供应侧结构性刷新和绿色生长

  在回覆记者“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刷新当中 ,科技施展什么样的作用”问题时 ,唐华俊代表说 ,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供应侧结构性刷新做了周全的安排 ,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顺应市场的需求 ,改善供求关系;二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增添农民收入;三是推进生产方法的转型升级 ,提高竞争力。“围绕这三个方面 ,科技对供应侧结构性刷新施展了很主要的作用。”

  第一 ,绿色投入品的开发、研究、运用提速。从农药、肥料、饲料投入品上下功夫 ,推出绿色的投入品。去年农药已经实现了零增添 ,化肥今年差未几也能够实现零增添。

  第二 ,推出一系列新品种。现在的超等稻品质好、产量高 ,尚有油菜、小米、小豆等 ,市场效益也很好 ,对推动供应侧结构性刷新施展了很好的作用 ,有助于一直知足人们对优美生涯的需求。

  第三 ,立异手艺集成。要提高品质 ,把相关的做育种的、搞植保的、莳植的、加工的组成一个全工业链的研究团队 ,组成一个绿色增添的生长模式 ,针对差别的作物、差别的品种来举行推广 ,提高品质、改善结构。

  谈到绿色生长 ,沈玉君代表体现 ,农业绿色生长要靠政策的指导 ,也要靠科技支持 ,以是作为农业科技职员深感责任重大。十八大以来 ,我们国家在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尚有包括农业放弃物资源化使用、情形修复等等这些领域已经研究推广了一批先进的手艺模式。到2016年底 ,我们国家畜禽粪污的资源化使用率抵达了60%以上 ,秸秆的综合使用率抵达了80%以上 ,可以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绿色生长。

  在回覆记者“怎样推动有机肥的使用”相关问题时 ,沈玉君代表体现 ,这些年 ,特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家接纳了一系列步伐来发动有机肥的使用。一是果菜茶有机肥替换化肥行动 ,在天下选了100个果菜茶生产县和畜牧生产县开展有机肥替换化肥的试点。二是发改委和农业部团结启动的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使用的项目 ,提到2020年要支持200个以上的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的资源化使用。别的 ,尚有一些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等等。

  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 ,给农业插上腾飞的同党

  科技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 ,凌继河代表有着亲自体会。在回覆怎样解决种粮效益问题时 ,他说 ,主要就是六个字:良种、良法、良田。对农民来说 ,好的粮食物种能大大提高收益。以前种通俗大米每斤卖到两块钱 ,现在好品种大米可以卖到18块钱一斤;以前想吃好米要从外国入口 ,现在中国自己种的米更好吃、更香、更有营养 ,粮农收入也增添了。

  “这次十九大报告里对建设立异型国家、对立异驱动生长专门做了安排 ,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差别领域 ,我感受差别既是潜力 ,也是动力 ,我们将凭证十九大报告的精神 ,重点在基础和原始立异部分进一步增强。”唐华俊说 ,在手艺方面也要增强研发 ,好比人工智能手艺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产品精湛加工的手艺等 ,另外区域性的手艺集成方面也需要增强。

网站地图